在珠三角很容易见到进口卡车,其中有一大部分是香港过来装卸货的车,我们称之为中港车,简称“港车”,这些车每天都往返香港和大陆装卸货。
由于港车几乎都是进口卡车品牌,多多少少都会做一些装饰,因此在路上比较容易吸引人的目光,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车是香港过来的。其实港车也没那么神秘,开车的都是普通司机,而且近年多了很多大陆司机,所以不要以为开港车的就是香港人。
2013年认识彬哥的时候,他只有C1证,每天都开着一部五十铃小货穿梭于东莞和深圳。那个时候他就特别想去开港车。
每天空想目标肯定不会实现了,彬哥决定是增加B2证,到2014年的时候考完证就算是入行了,开始与港车频繁接触,2015年正式成为一名港车司机。在圈内,这类开港车的大陆司机还有个名称叫“骑师”。
港车到大陆之后要遵守这边的法律法规,香港驾照在大陆不被认可。香港司机想在大陆开港车,还必须考大陆的驾照,比如半挂车就要有香港的20号驾驶证和大陆的A2驾驶证。
骑师如果没有香港驾照,只能在大陆开港车。每日的工作就是在关口接过港车司机开过来的港车,然后把车开到大陆目的地装卸货,再把车开回关口交给香港司机。
换个我们熟悉的说法,骑师就是代驾。
之所以会出现骑师这个职业有多方面原因。第一个是香港卡车司机收入偏低,吸引不到年轻人入行,现在很多开挂车的香港司机都五六十岁年龄,一头白发的司机不在少数。
年龄大了之后体力各方面都吃不消,再加上大陆的路况复杂,这些人就不想在大陆开车了,就把车开到口岸找个骑师代劳。
第二个原因还是因为钱,中港车跨境运输的利润早就不如从前,怎么办?多拉快跑咯,多跑一趟就能多赚点钱。
但是香港司机不好请啊,3辆车可能只有2个香港司机。这个时候就需要骑师接驳了,2个香港司机从香港把车开到口岸,车子交给骑师,他就能回香港开另一辆车过来,只要调度安排好,1个香港司机加2个骑师最少可以让2辆港车运转起来。
彬哥做骑师有个习惯,他会把自己开过的车记录下来,车牌号、车型全部都有。从入行到现在,他总共开过72辆不同的车,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。这72辆车几乎涉及了港车常见的品牌车型,三菱、UD、日野、五十铃、斯堪尼亚、曼、沃尔沃、达夫、东风等他都开过。
基本上日系车和欧系车数量差不多,日系32辆,欧系38辆,2辆国产东风。根据彬哥的观察,欧系卡车大部分都是自动挡,他开过的这些车里面只有6辆欧卡是手动挡。而日系都是手动挡,目前只遇到过一辆UD是自动挡车型。
由于港车送货赶时间,又经常塞车,油耗数据就比较夸张了。以我这次体验的沃尔沃FM 370为例,6x2驱动,后提升桥,车货总重24吨的时候,百公里油耗29-30升左右。不过港车装卸货的时候经常怠速运转,不熄火,对油耗影响比较大。
夏季怠速在车内吹空调的行为还是很奢侈的,不过人家油价便宜,也是羡慕不来的。卡车在香港可以加“会员油”,8月份的时候油价折合人民币才4块多一升,最便宜的时候2块多一升,油品质量又好。
肯定有很多人好奇,当骑师开港车需求什么要求。前面也说过,港车在大陆需要遵守大陆法规,牵引车就要A2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。吨车(载货车)就要B2及以上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。像彬哥现在只有B2驾驶证,只能开吨车。